残疾人事业是新常态的重要内容
——凌云同志调研残疾人就业工作纪实


凌云同志在田间地头与“蘑菇大王”丁伦保交流蘑菇生产情况
社会发展进入了“新常态”,在这个大背景下,残疾人就业有什么新问题、新情况?残疾人朋友对就业工作有什么新要求和新期盼?带着这些问题,市委副书记凌云下农村、走基层、入工厂、进田间,专题调研,与大家共商残疾人就业大计。 “多做一举多得的好事” 11月14日上午,凌云一行轻车简从来到肥西,在肥西花岗镇百帮创业园里,凌云同志遇上了“蘑菇大王”丁伦保。丁伦保是位残疾人,创立了安徽天都灵芝制品有限公司,在食用菌行业干了30多年,创造发明专利12项,共有20000多人接受过他的技术培训,带动3000余农民及残疾人发展食用菌脱贫致富。丁伦保左臂残疾,常年在天都园艺职业培训学校开展食用菌技术教学,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“独臂教授”。得知丁伦保积极带领残疾人就业创业,心系残疾人,凌云非常高兴,一边和丁伦保交谈,一边了解情况。在食用菌生产厂房里,腿脚不便的倪友伍正在进行食用菌灭菌工作,凌云走到他身边,停下脚步,弯下腰亲切地询问了倪友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。倪友伍经人介绍进入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,在此之前,他打过临工,因为身体不便,工作很是艰辛。在学习了丁伦保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后,走上工作岗位,减轻了自身压力和家庭的负担,生活状况也渐渐有了起色。在这里像倪友伍一样通过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的残疾人朋友还有很多。二楼的授课室里,满满当当坐着20多名残疾人学员,他们正在接受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。据了解,此次培训针对合肥市各县市区,共计培训200人。丁伦保培训的实用技术门槛不高,很适合残疾人群体,通过培训,无论是寻找就业还是自主创业,都可以独当一面。凌云越看越起劲,又来到合肥市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基地,一排排整齐的塑料大棚正在培育着各式各样的食用菌,等待着出土发芽、加工销售。大棚外的田间地头,十多名残疾人朋友正在栽培幸福菇。凌云走进大棚,走上田埂,详细了解了食用菌生产过程以及残疾人朋友在这里的实训情况。听说这里的食用菌栽培已掌握了技术专利,亩均纯收入能达到6000元以上,投入少、易推广。凌云说,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,不仅带动了残疾人就业致富,而且解决了秸秆还田问题,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,这样一举多得的好 事就要多做、做实。 “再忙也不能忘了残疾人的事” 凌云过去在基层曾分管过残联工作,对残疾人朋友有着特别的深情,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注。凌云说,讲新常态,残疾人事业就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内容。作为市委副书记,凌云工作十分繁忙,但她再忙也不忘残疾人的事,每年都要多次深入一线,调研残疾人工作,经常深入市残联了解情况,把残疾人就业工作一直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。在凌云的关心指导下,近年来,市残联针对残疾人朋友的实际,组织各类适合残疾人朋友操作的技术培训,出台各项残疾人就业政策,帮助残疾人就业,像“1233”残疾人就业工程,就解决了一大批残疾人就业问题,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水平,也帮助残疾人朋友开辟了一番新天地。今年以来,全市残联就业服务机构上下联动、多措并举,在就业培训工作上迈出四大步:一是自主创业补贴政策,目前已为1100余灵活就业的残疾人朋友提供了232万元的社保补贴;二是通过“万人就业”扶持工作,已向901名有劳动能力、有生产项目的残疾人困难户提供了创业扶持资金;三是实施“阳光大棚”等农业助残项目,已建成90个“阳光大棚”;四是实施了“阳光助残”就业扶贫基地,共扶持21家,下拨资金230万元,安置278名残疾人就业,带动612人从业。 凌云得知残疾人就业工作在扎实推进、残疾人朋友的工作生活逐步改善时,动情地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,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,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,也是残疾人奔小康的基本出路。光有残疾人实训学校、培训基地、就业企业还不够,各级都要想办法,动真情,在全社会逐步构建一个多维多层的复合性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,那样残疾人朋友就业问题就会有大的改观,残疾人朋友生活就会有大的改善。
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|食用菌培训|食用菌技术|菌种供应| :http://www.tdjw.com/jspx.asp?id=585 咨询热线:0551-63830013
|